寒假期间,我校科研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各级领导和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力备战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为切实提高申报质量,学校及各学院组织多场专题辅导会和交流活动,助力教师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学校层面:集中培养 专家助力 亲力亲为 全力以赴
寒假伊始,经过学院推送和专家选拔的18名教师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封闭式集中打磨。在封闭打磨期间,指导专家亲临教师封闭地点,为各学科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在假期中持续跟进我校教师申报书的撰写进度,提高申报质量。
寒假期间,校长蒲永平分两次,线下线上亲自指导教师的申报材料撰写。所有参加封闭打磨教师依次就申报书的重点内容作了汇报,蒲永平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要求,逐一对每位教师的项目选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和代表性成果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和指导建议。


机械工程学院:专家高屋建瓴 内部组织多轮打磨
机械工程学院在寒假前举办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打磨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旨在通过专家的指导和经验分享,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要领和技巧。学院先后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为青年博士教师进行撰写和修改指导。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就申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假期中,学院推荐3名教师参加学校集中打磨。同时,组织院内其他7名青年博士教师,在莲湖校区机电技术研究所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打磨。邀请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了一对一辅导,并组织教师汇报交流修改成果和完善想法。
机械工程学院还再次组织集中打磨活动,着力提高申报项目的质量和成功率,继续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助力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电子工程学院: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1月17日,为做好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进一步提高申报书撰写质量,电子工程学院邀请行业内电子信息学科带头人作为点评专家在莲湖校区学院会议室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题辅导会,论证打磨申报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杨亚萍、副院长肖海峰以及博士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杨亚萍主持。
会上,教师围绕立项依据、研究目标及内容、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案、创新点等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报。专家结合自己多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验和评审体会对申报书进行逐一点评,从项目名称的概括性与新颖性、摘要撰写的思路与方法、立项依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原创性、项目特色与创新等方面给出针对性指导意见。
电子工程学院将持续组织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全方位服务申报教师,力争实现突破,为学院学科建设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工程学院:专家指导 靶向打磨 精准优化
材料工程学院通过系统性、多层次的举措,提升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质量与竞争力,成效显著。学院以“专家指导+靶向打磨+精准优化”为路径,构建了覆盖申报全流程的支撑体系,为申报成功率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权威专家讲授,夯实申报基础。邀请两位资深教授开展专题培训,围绕基金选题策略、创新点凝练、研究方案设计等核心环节进行深度解析,帮助申报教师系统掌握基金撰写规范,明确“前沿性”与“可行性”的平衡点,有效规避常见误区,显著提升了本子的逻辑严谨性与科学价值。
聚焦学科特色,实现靶向提升。针对新能源材料这一重点方向,特邀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开展“一对一”集中打磨。通过跨校专家视角,精准诊断本子在技术路线、成果预期等方面的不足,并融入学科交叉创新思路,强化了研究内容的学科优势与创新辨识度,使本子更契合国家战略需求与评审标准。
分层递进优化,打造标杆案例。科技处组织的封闭集训营造了高效协同的修改环境,促使集中突破难点;学院邀请专家教授对种子选手本子的精细化修改,从专业角度进一步优化立项依据、技术路线等关键模块,从而带动申报质量的整体跃升。
成效层面,学院实现了“三重突破”: 一是申报书学术规范性显著提高,创新性与应用价值更加突出;二是通过跨学校跨方向交流,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三是通过“以老带新”的培育机制,储备了一批具备持续申报潜力的青年人才,为学科长远发展注入活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对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成功打下坚实基础,更推动了学院科研组织模式的优化升级,为后续科研攻关与学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理学院:融智聚力 精益求精 重点突破
2025年2月18日,理学院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辅导会通过腾讯会议召开,特邀汕头大学杨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理学院全体博士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小光主持。
杨教授结合多年撰写和评审申请书的经验,以“如何填写基金申请书-国家基金,数学专业为例”为题,从“填写前的准备”“如何填写申请表”“如何提高命中率和申请基金的好处”“如何陈述课题组的既有成果”等方面展开系统讲解。他详细解读了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模块的撰写要点,强调要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且形成一定的方向,撰写时要掌握好分寸,力求客观。
在交流环节,学院5名种子选手与会教师围绕“摘要撰写”“创新点凝练”等问题踊跃提问,杨教授逐一解答,气氛热烈。
本次辅导会是理学院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在申报冲刺阶段对申请书进行的一次有针对性的辅导会。本次辅导会的举办,彰显了理学院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学院科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校教师全力做好申报冲刺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科研人员展示科研实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提升科研水平、彰显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工作,更是在申报硕士单位、申请硕士点中提升我校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工作于2025年3月1日开始至3月20日16时截止,距离最终提交申报书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我校将在此阶段全力做好申报冲刺工作。开学后第一周,学校将对重点打磨的申请书做集中评审工作,确认申报书修改优化质量。3月起将开始对教师提交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书进行个人、院级、校级的三层形式审核,确保每个申报书形式符合要求。3月20日前将完成我校所有提交申请书的正式推送。(文/科技处 张琦 图/相关二级学院 审核/毕杨)